主页 > 舆情 >

谈谈处置舆论危机的“打法”

时间:2022-10-19 13:55

来源:未知作者:天选团队点击:

  “就事论事”。当然这里面,“就事论事”是基本的前提,如果没有“就事论事”就容易变成刻意洗地,这是严重违背舆论危机应对的根本原则,这是要吃大亏的。

  比如,此前一高校副院长因群发色情言论而让学校陷入负面声誉危机,学院党政办主任却对媒体辩称“微信号被盗”这种毫无说服力的虚假理由,就是违背了“就事论事”的基本处置原则,反而增加了负面影响。

  再比如,之前某地发生碳9泄露重大事故,结果当地发布的微信通报跟评跟帖中出现了近乎一致的“点赞”“支持”“值得信赖”这些留言,也是违背了这一基本原则,反而让负面影响越搞越大。

  那么,如果只是一味地“就事论事”,效果可能不会如你预料得那么理想,这是因为在舆论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事情认知,并且按照自己的认知框架去理解这个“事情”。最为关键的是,与此同时又会对别人眼中的,与自己认知不一致的“事情”表现出排异特征,这在客观上形成了处置难点。要知道,想要完完全全地说服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没有任何交集的陌生人,已经十分不易,更何况是那些已经被“先入为主”的排异观点牢牢占据的第三网民,谈何容易。

  就以海天酱油这次危机为例,要说服那些已经先入为主地将“食品添加剂”理解为“非法添加物”的网民,仅仅靠“公司所有产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生产,产品所含的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以及法规要求”“海天味业表示针对在事件中恶意造谣中伤海天品牌的短视频账号,已委派专业律师团队调查取证,将追责到底”这些无关痛痒的语言就想挽回?那只能是痴心妄想。

  快报事实,慎报原因,表明态度,争取理解。这是一位读者后台的留言,我相信也是大家在上各种危机管理应对课时,老师时常挂在嘴边的“台词”。这本身没错,但我始终觉得还缺一些实操性,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这样认为。

  以笔者多年来关注舆情演变的角度来看,要在实战中真正处置好一个舆论危机,并不会像黑板上写的那么简单,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选择,并在演变过程中作出最优选择,这是一个系统而专业的复杂过程。

  现实中有很多人可能认为,只要官方回应及时、有力,就能化解已经形成的舆论危机。这种理解其实比较片面,这是因为官方属性摆在那,给出的新闻通稿也好、官方通报也罢,只能“就事论事”,罗列基本的事实信息,而对于信息的理解、解读会十分的局限,如果不能加以辅助的正确解读,就有可能在传播阶段后被误导性解读带偏。

  也就是说:处置一个公共危机,要注重“就事论事”与“辅助引导”的过程性配合。

  举一个切身经历过的热点案例。2016年,我所在地方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暴力抗法杀害执法队员恶性事件,造成了两死两伤,而起因仅仅是因为下发了责令整改通知书。我们知道,在当时那个舆论场域里,执法者被贴上了“流氓”“恶棍”“黑社会”等一系列仇视标签,形成一股为杀人者叫好的负面力量。而作为官方通报,只能陈述基本的事实,而不可能赋予太多的感情色彩,这时候如果仅仅依靠官方通报,是难以根子上帮助公众剥离这些负面标签的影响。这时候,就需要能够精准切中舆论规律、懂得将心比心引导艺术的引导文章加以配合,这场引导仗才能打得赢。

  这是因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也经常表现在:一个标点符号的不同,也常常造成截然相反的理解。这其实告诉我们:仅仅依靠回应通稿,就想进行声誉“止损”,未免显得过于幼稚。

  然而,因为动机论造成的客观心理偏见,我们很多人对于如何用好“辅助解读”常常充满焦虑,一是因为“辅助解读”要真正发挥出扭转乾坤的威力,不仅仅需要有充分的知识积累,还要有能够读懂人心的语言艺术,就目前来看,且不说能够具备充分知识积累和严密思维逻辑的已经是凤毛麟角,更别谈还要读透这门社会心理学;二则是组织“辅助解读”是有风险的,往往会被贴上“有组织性”“有目的地”“有动机”的标签而加深公众误解,于是“与其可能犯错,不如求得自保”便成了很多人的默认选项,即便之后舆论因为被歪曲解读带偏而形成了不利的声誉压力,也不会只是自己承担。

  当然,在互联网舆论注意力随时突然聚焦的大势倒逼下,如何多打法、多角度呈现事情的“原来面目”,及时帮助网民客观理解“就事论事”暴露出的潜在问题,同时如何因势利导地将关注点聚焦到如何解决问题的路径讨论上来,这一定是一个必答题,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

  笔者的观点:一般来讲,要有效“止损”危机产生的影响,甚至扭转乾坤。横向方面,缺不了三个要素:基本事实、逻辑自洽和心态疏导。纵向方面同样也缺不了三方面辅助:专业幕僚的智计锦囊、技术人才的独门绝技以及决策指挥的“大心脏”。

【责任编辑:天选团队】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