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舆情 >

唐山事件:舆情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伦理(

时间:2022-08-31 15:56

来源:未知作者:天选团队点击:

  唐山事件:舆情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伦理(一)--最近一段时间,国际性的大事件似乎相对比较少;各种本土社会事件比较多,占据了大部分的舆论关注。所以打算就一些社会事情随便聊聊。纯粹是“随谈”、“杂谈”,个人感受而已。

  这个事件,在光天化日之下打人,而且是群殴,属于偶然事件,还是常见事件?我比较倾向于认为它属于偶然事件——不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目睹,无法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我说的是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当然我的“取样”可能并不“完整”。美国有枪击事件,甚至校园都是经常出现的场景。相比这样的群殴,美国枪击事件是更加偶然,还是更加常见?我以为,从公众记忆和体验的角度来说,美国枪击案件更常见,对于民众是集体创伤。所以,偶然性,是对事件的一个基本判断。

  关注特定议题和泛体制批评者是绝不满足于“偶然”事件的。如果只是一个偶然事件,那就没有持续跟踪并将议题上升的必要性了。所以,他们一定认为这是“常见事件”——譬如针对女性的暴力(哪怕泛泛所指也可);譬如认为黑恶势力与地方政府存在勾结与腐败,等等;譬如认为体制的更高层级存在的包庇和隐瞒。总之,他们基本的立论逻辑是认为这样的事件一定是“冰山一角”,指向更严重的、更系统的、更常见的问题。笔者完全不认同这样的判断。

  个别案例,指的就是遇到几个流氓,这几个特定的人不好;社会面,指的是很多人都有问题,都是共谋或共犯,因此隐藏了更大、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譬如假设这个案例所有人都参与围殴,或围观不作为,那就是社会问题。唐山打人事件,我以为属于个别案例,就是遇到了几个坏人,最终只要把这些坏人绳之以法,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如果是拐卖妇女事件,而且存在那种全村上下从官员到村民都一起包庇、共谋的,那性质就不同了,属于社会问题,而且地方官员不仅没能制止陋习,且服从甚至帮助了陋习,那就是典型的社会面问题。

  这个舆情事件在爆发时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维度,而且可能是压倒性的维度,就是女性视角:关注者特别关注受害者的女性性别身份,从性别角度去理解整个事件,并认为这起暴力事件折射了中国社会/文化对女性的歧视与经常性暴力,希望以此强调女性维权的必要性,推动女性权益。

  首先,受害者是女性,暴徒寻衅滋事的源头也属于性骚扰,女性肯定是理解事件的重要维度。

  那么我们是否就应该简单地依据性别问题来定义和理解唐山打人事件呢?针对女性的暴力,这一个标签是否足够覆盖整个事件的内涵?

  性别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和维度,但性别又不是事件的全部:受害者的性别身份,其实既不是暴力发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暴力发生的必要条件。

  非充分条件,指的是受害者的女性身份本身并不会自动的、必然的导向暴力的结果。暴力事件和当时的场景肯定相关。这一条后面再说。

  非必要条件,指的是暴徒也可能对其他群体施行暴力,包括男性,以及其他一切他们眼中弱势身份的群体。 女性并非唯一的受害群体,只是这件具体事件的对象是女性(当然,此处并不是说他们平日就不欺凌妇女).

  而从单纯的男性视角看这个事件,性别是一个维度,但暴力可能是更主要的: 这群人就是一群地痞流氓恶势力,常年寻衅滋事,他们什么人都会打的,不仅是女的,见了男的也一样打。 见到这些人,最好绕道走,不要去招惹他们(尤其在酒后),一定要避免和他们发生冲突。

  首先,如果在这样的场景里面(火锅店,微醺或略醉),男性群体也会发生冲突。只不过产生冲突的事端不一样,可能是碰着了,推搡了,言语不客气了,或者别的其他什么,双方剑拔弩张要打架。

  但一般的男性会从对方是否会动手、如果动手己方有没有胜算、可能付出的代价等等去做即时评估。如果对方人多,又来者不善,己方人少,没有什么战斗力,己方又没有什么特殊的背景优势或“主场优势”(“你再逼逼我兄弟马上过来”“你丫知道我是谁么”“)那会立即决定闪开。男性看问题的角度通常简单粗暴,是基于力量/权力(power)的评估,不会因为其他无关属性影响判断。

  女性反而不同:当事女生可能认为,在这样的特定场合下(一个餐馆,一群人,多对多,相互不认识,又有不少旁观者),性别因素是给自己可以额外的保护和赋能的。所以,同一场景下,男的可能就怂了,女的反而会还两下嘴,甚至和对方推搡两下,表示不示弱。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几位女性受害者要为暴力结果承担任何责任,而是说,这些女性受害者对暴徒的反应是符合她们对对方行为的预期的,在她们认定的社会规范的合理评估范围内。说白了,就是这些女生并不相信对方会在光天化日下打女性。

  其实,其他的弱者群体也同样会得到保护。一类是小孩,一类是老人。区别在于小孩不太会在这种场景里卷入冲突;老人本来就弱,也不会和寻衅滋事的流氓发生冲突,所以火点不起来。但如果暴徒打的是老人、小孩或其他——譬如残疾人——那我相信社会的反应同样也会很大,只不过事件的标签、定义、内涵被改变了——“一场针对老人的暴力,我们的尊老传统到哪里去了”,“暴打残疾人,这个社会从来就缺乏对残疾人的任何尊重”,“对未成年人也能下手殴打,世风已经沦丧到什么地步”。甚至虐待宠物也会引起很多人的鄙夷,“偌大的城市,居然容不下一只柯基犬”。

  只有殴打男性,这个事件才会“化简”为单纯的暴力事件。届时,男性的其他身份可能会被揭开。譬如一位外卖小哥,或者餐厅打工的学徒,或者勤工俭学的学生,或者上有老小有小辛勤劳动的父亲,等等。这些特殊身份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同情。

  但如果受害者为女性,暴力事件的定义就是针对女性的暴力。当批评者将问题不断向外拓展引申的时候,性别问题甚至会超过暴力本身。

  其实是可以看到的:男性会认为,几个暴徒居然敢在光天化日下群殴女性,实在是让人不齿。古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动手,已经在伦理上低人一等,何况是欺凌弱者——这是最最令人鄙夷的。 这个情形是跨社会存在的:在监狱里,强奸犯或挑女性下手的杀人犯/系列杀人犯是最令人不齿的,在鄙视链的最低端。请注意,这里并不是说持有这种观感的男性一定就相信或倡导男女平等,是女性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只不过他们有保护弱者的同理心,鄙视持强欺弱的行为。这是人类一个非常基本的道德直觉,也是人类社会延绵发展依赖的基石。几位青年女性,只是在唐山这个场景里的弱者;而跳脱这个场景,除了女性外,还会有其他的弱者。弱者,都应当被保护。

  所以这归根到底还是从权力(power)角度看问题。性别是折射权力关系的一个维度,一个切入,但并不是全部。

  这里主要聚焦最初的打人事件,那些坊间流传的“后续”就不论了。以笔者在朋友圈和网络上看到的,热衷跟踪这类话题的,很多是特定议题关注者或体制批评者。

  唐山事件引起的是广泛的关注,不同人关注的点其实是不同的,只是话语被女性主题所主导(至少在刷屏的头两天)。

  前面已经讲了男性视角。现在讲讲其他视角。譬如,住在大城市的年轻精英女性会如何看待这种问题?

  女性视角是不足够的,因为许多大城市精英女性对这样的事件并没有“代入感”,不容易单纯在女性角度里找到“connection”,理由是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看不到这样的场景,想象自己处在的环境里(“下一个可能是我”),认为这样的事件得不到制止的话,就殃及每一个女性。

  因此,她们也可能倾向于认为事件是“非经常性”的,更重要的主题词是“暴力”本身。

  哪些因素会决定暴力?自然是教育程度、文化程度、阶层等等:“这就是一群下三滥的地痞流氓”,“没有任何文化”,“暴力行为确实是陋俗,不尊重女性,但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人没有文化、太低级”。这就是她们看待问题的视角。

  另外就是地域维度,认为是唐山这个地方有问题。这个打击面就比较大了,泛指民风、文化、社会组织、政府治理等。有不少人跟我说,“看来唐山这个地方不能去”——这成了他们对事件最后的总结。

  但可以看出来,对这种事情是有完全不同的解读的。每个人因为自己的身份背景经历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但共性的是,所有人都憎恨暴力,同情弱者,并希望正义得到伸张。这条共性,比个中差异要来得重要得多,才是这个事件真正的主线.女性视角主导的问题

  尽管存在不同的理解视角,但女性一直是事件的主题(或至少一度如此),这说明在这种事件里,社会比较容易将性别(而非其他要素和视角)作为理解和界定这次事件的核心维度。(“用性别来定义这个事件”)。

  中国的暴力犯罪率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最低之一。大多人的日常生活里距离暴力是很远的,安全指数很高。笔者以为,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数据化治理,使得犯罪成本越来越高。

  ——种族/族裔维度:细分群体的陋俗,譬如墨西哥人、黑人、穆斯林、亚洲人……

  ——个人问题:如果是中产白人,那大概就是毒品、酗酒、从小经受家庭暴力之类的

  ——枪械暴力:如果涉及到枪械案,那枪械暴力仍然是一个主题,虽然上不了头条,但是可以成为支持枪械管控者的案例

  总之,这样殴打事件根本就不可能在美国全国范围刷屏:因为暴力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话题也不会上升到社会面问题,更不可能上升到体制问题。

  当然了,拿美国比较还是有些极端的,但无论如何,唐山事件在中国能够刷屏,侧面说明了暴力其实并不是经常性发生的,社会对暴力的容忍度是很低的,并且在这个相对比较同质化、暴力事件并不多的社会里,人们很容易为一个社会事件找到“主题词”与“共识”,作为一致表达态度和情绪的出口。在唐山打人事件里,就是女性权益问题。当然后续还衍生出普通人在黑恶势力前的安全问题等。

【责任编辑:天选团队】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