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评论 >

擦亮评论的“思想底色”

时间:2022-08-09 15:02

来源:未知作者:天选团队点击:

  观点如刀锋,不犀利则不足以契入时代;思想如刀背,不厚重则不足以开启山林。对党报评论来说,如何在坚持守正创新中更好增强“四力”,体现评论的引领力?如何在信息纷呈的时代握牢手中“金话筒”,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如何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潮中树立“坐标系”,增强作品的感召力?一段时间以来,人民日报评论版在策划选题、约组稿件过程中,着力提升思想含金量,努力让评论有温度、有细节、有思想。

  提起人民日报评论,读者常有“高大上”的感觉,甚至有读者说,摊开人民日报评论版,“连坐姿都会端正起来”。其实,大视野、高站位,并不排斥小切口、微视角。小大由之,才能参差多态。

  在报社领导的指导下,今年3月13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评论版推出“微观”栏目。开篇的“抗疫细节中的发展潜能”系列6篇文章,聚焦疫情防控期间的新事物,关注网课、共享用工等新现象,追踪5G应用、电商平台等新潮流,以小切口打开大视野,用生动细节拼贴斑斓图景。比如,文章提出,小小一只口罩,既是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装备、保护群众健康的盾牌,也见证着“中国制造”的强大能力。又如,从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见证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成长,折射中国发展的蓬勃生机,等等。

  今年3月13日,人民日报评论版推出“微观”栏目,推出“抗疫细节中的发展潜能”系列文章。

  不仅是抗疫细节,治国理政的话题同样可以“微观”。例如,社区治理一头连着治理现代化的大命题,一头牵动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也是适合栏目定位的选题。为此,我们策划推出一组“推动社区治理精细化”文章,从小区出入证、微信群、垃圾分类等细节入手,深入剖析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从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阳的光芒。

  我们理解,用好微观视角,并不是一头扎进细节里,管中窥豹、盲人摸象,而是建立在对中央精神的深入领会、全面把握,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整体思考之上。小大由之,体现着思考的灵活性和延展度。

  有人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知识的“半衰期”变短了。如果不加强学习,以前掌握的知识很快就过期、失效。也正因此,我们才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

  为此,评论版从去年开辟“新知”栏目,以平均每周一篇的频率刊出,目前已发表三十余篇。这些篇目短小精悍,聚焦的都是当下的知识前沿、发展前沿、科技前沿。比如,捕捉市场趋势,推出《“耳蜗经济”如何有机生长》《牛油果的“卡路里经济学”》《用创新激活“睡眠经济”》《迎接“全屋智能”时代》等;追踪前沿新知,推出《如果冰箱会订牛奶》《大数据、小数据与全数据》《数字孪生技术前景广阔》等;倡导科学人文,推出《数据分析、人文思维与“慢变量”》《一鲸落而万物生》《认知巨大银河系的关键一步》,等等。读者反映,这些小文章令人耳目一新。

  人民日报评论版2019年开辟“新知”栏目,聚焦当下的知识前沿、发展前沿、科技前沿。

  我们认为,评论不仅要有观点,而且要有信息;不仅要有价值增量,还要有知识含量。基于此,版面上的“人民时评”“新论”等栏目,也同样保持着对新趋势、新现象的关注,适时推出系列策划。新故相推,日生不滞。评论版努力和时代共生长,赋予技术以温度,赋予科学以人文,做新现象、新趋势的记录者、观察者、引导者。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评论写作是一项挥发速度很快的职业,要让思考不“搁浅”,除了加强自身学习之外,还要博观约取,用好各类思想资源,让写作始终葆有源头活水的滋润。

  在思想资源方面,评论版有着自身优势。以发表专家学者观点的“新论”栏目为例,自创办评论版以来,已围绕热点话题刊发数百篇学者文章,内容涵盖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汇聚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成为“开门办版”的宝贵财富。

  为了更好汲取思想学术成果,评论部从去年开始组织读书会活动,每月一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就评论业务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比如,就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邀请文化学者讲述“文明史视野中的70年”;就中国经济话题,邀请经济学权威专家分享“2020中国宏观经济的情况”;就党史国史,邀请著名党史学者探析“中国的成功密码”,等等。通过这些讲座,不仅让我们在写作相关评论时更有底气,也为评论员打开了学术视野、增加了业务上的“第二课堂”。

  江汉挥犀尾,风云下笔尖。党报评论是一项体国经野的事业,又是一项进无止境的修炼。唯有不断思考学习、锤炼本领,才能更好擦亮评论的“思想底色”,不负党报评论事业的召唤。

【责任编辑:天选团队】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