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国内 >

半导体产业国内长期发展空间广阔东方基金认为

时间:2022-08-31 15:54

来源:未知作者:天选团队点击:

  半导体产业国内长期发展空间广阔东方基金认为国产替代正持续加速--近年来,全球经济宏观周期、半导体市场进入下行周期,双重周期的叠加给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站在当前时点,如何挖掘半导体产业链机会,成为受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面对投资者的担忧与踌躇,东方基金基金经理严凯基于其对半导体领域的长期观察与积累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严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半导体还处在国内第三次转移的浪潮中,国产化加速给半导体企业提供巨大成长空间。目前国内市场需求缺口大,供给端又存在偏低端等方面的不足,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月以来,“萎靡已久”的半导体板块“久旱逢甘霖”,多只个股涨停引爆市场热情。

  从基本面看,半导体作为高端制造的代表,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发展方向,随着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消息面上,8月上旬,拜登政府正式签署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2022年芯片与科学法》,该法案将提供约527亿美元的资金补贴美国半导体产业,推动芯片制造回流美国;同时,接受补贴的公司在未来十年内将被限制在中国或任何其他令其担忧的外国进行任何“重大交易”,比如扩建或新建先进制程半导体产能。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半导体国产替代和关键设备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再度引起重视,半导体产业正在发生情绪、业绩与估值共振。

  严凯认为,从全球范围看,半导体作为现代产业支柱必然会伴随着全球经济的波动而波动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而过去两年一直处于上行周期,“当前尤其是在上半年的时候,全球的半导体产业下游角度出现了分化,一是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行业需求显得略有不足;二是新能源、工业控制等相关领域对半导体的需求比较旺盛,景气度向好。”

  严凯指出,半导体还处在国内第三次转移的浪潮中,国产化是未来主要的矛盾,同时也为半导体企业提供巨大成长空间,全球半导体波动只是一个短期因素。“从大的产业角度来讲,在移动互联网或者物联网时代全球大宗产业实质在向大陆转移。因此,我们在面临短期因素和长期方向有所背离时还是要坚定信心,关注长期的方向。”

  事实上,从市场层面看半导体行业,严凯认为,经过前期较大幅度的调整,上半年整个半导体板块的估值和价格都处于历史相对偏低的位置,未来的盈利预期相对比较乐观。

  “根据Wind数据,截止2022年8月15日,中证半导体PETTM的估值为46倍,处于过去五年的低位,从PB角度看是大概在5.6倍,处在较低水平。综合这两个估值指标看,半导体现在处在合理偏低的位置,值得大家关注。”严凯进一步分析指出。

  展望国内半导体发展的长期空间,严凯建议可主要从需求端和供给端两个角度分析。

  需求端上,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统计,全球半导体2021年规模是5500亿美金,同年中国市场需求的规模在1900亿美金,占全球份额的35%,“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也是半导体消费大国” 。

  供给端上,据美国智库CSET的报告,大陆自给率相对比较低,不同领域差异比较大,“从具体细分看,EDA领域我国的市占率不足1%,远低于美国的96%;核心IP、晶圆、设备、IDM等环节,我们的市占率也不到10%,比较低;即使是我们较有优势的封测环节,市占率也只有21%。”

  总体来看,严凯认为,“供需之间存在较大缺口,且供给端较为低端,需要进一步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考虑到半导体产业链非常长,细分领域很多,各环节的差异也较大,在资本市场的分化情况也相对比较明显。严凯提醒投资者,从技术优势、市场需求等方面关注有潜力的半导体企业,关注半导体行业各细分领域的增长预期情况。

  如半导体设备领域涉及到整个芯片上下游全产业链的国产化,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都需要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这种产能扩张需求在持续加码,半导体设备企业也将会明显受益。”严凯说道。

  对于近些年国内厂商在半导体设备方面的发展和突破,严凯具体分析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的壁垒其实也相当高,目前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在刻蚀、薄膜沉积、清洗等半导体设备上逐步实现了国产化,业绩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但从行业内看相对仍偏中低端,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应的成长空间也会比较大,在资本市场里的表现也相对可能会更好。”

【责任编辑:天选团队】
热图 更多>>
热门文章 更多>>